物Woo Collective》百年錫藝新主意,餐桌上的工藝驚嘆秀
芳齡約三十的女子在老公寓架起小爐子,擲入巧克力火種糖般的錫塊,隨著溫度升高慢慢攪拌,屏氣凝神,牽動一鍋銀河。畫面看似熟悉,卻不是想像中馬卡龍色的甜蜜糕點,而是榮獲2015金點設計獎、2016《Louis Vuitton City Guide》推薦「台北最棒的在地品牌」、2017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等眾多肯定的「物Woo Collective」。團隊由四名台科大工商業設計研究所同學組成,她們師承國寶級錫藝大師陳萬能,透過設計的力量另闢蹊徑,開發出現代生活美學工藝品,接連在巴黎、東京等國際展會大放異彩。
見學館邀請「境庭國際設計」總監周靖雅設計師一訪「物Woo Collective」團隊工作室,挖掘「錫」的新生故事,互見女力設計的柔軟與堅強。
▲「物Woo Collective」由藝術總監黃新雅(右1)、行政企劃陳怡姍(左1)、行銷業務賴思羽(左2)、林純綺(現為兼職)創立,與「境庭設計」總監周靖雅設計師(右2)交流設計美學。
▲「物Woo Collective」向國寶級錫藝大師陳萬能拜師,並研發自然材鑄造法、煙燻上色等技巧,蛻變錫工藝的新風貌。©物WOO Collective
被遺忘的貴金屬,三請國寶級錫藝師
色如銀,亮如鏡,聲如磬,「錫」是僅次於金銀的貴金屬,因質地柔軟、延展性良好、無毒無味、不易氧化變色、能淨化水質,自古以來被視為盛酒、貯茶、插花的良器,在居家生活用品版圖佔據要角。
台灣傳統錫工藝曾在1870年代興盛百年後沒落,因日治時期推行皇民化運動,抑制中國符號濃厚的錫器,加上塑膠、玻璃、陶瓷、不鏽鋼等材質相對低廉、便於大量生產,當代錫製品逐漸退居一種遠古想像,甚或饒富異國情調,譬如泰國餐廳提供的傳統錫杯、講究品茗者擁有錫製茶罐、廟宇裡繚繞燻香的錫製祭器等。錫的高貴質感與廣泛應用性在今日似乎被遺忘了。
▲無毒、不易氧化、可淨化水質等特性,讓錫製器皿成為盛裝酒水、貯存茶葉的首選,因成本較高、欠缺設計感,市面錫製品並不普遍。©物WOO Collective
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「工藝新趣」計畫,媒合傳統工藝師與設計學生,用現代設計角度重新發揚舊工藝。參與計劃的物Woo Collective團隊,觀察台灣錫匠師往往形單影隻、非兩人以上協同運作,因此決定以特別的錫為題,「挑戰沒有人做過的事」,但全台灣唯一一位國寶級錫藝大師陳萬能,卻三番兩次婉拒這群熱血澎湃的女學生。
▲行銷業務賴思羽表示:「老師比較希望收學徒,設計系學生完成研究後往往船過水無痕,枉費悉心傳授;加上打錫費力、環境高溫炎熱,老師露出身上多處燙疤頻頻勸退我們。」
經過鍥而不捨地電話溝通、登門拜訪、展示上網自學試作品,加上陳萬能之子陳志揚老師的居中協調促成,物Woo Collective團隊才從台中市文化局邀請陳萬能開設的地方課程入門,開啟學習之路。
陳萬能家族代代相傳的手工藝為傳統古法,例如拋光不用機器,而是以磨礪出銳利切面的厚鋼尺打拋錫板;灌注利用煤油燈先行燻黑模具,製造容易脫模的保護層;鍛造則是匠人自行切割銅塊製作工具。為重振家業、傳承沒落的錫器,陳萬能發展出裝飾性強的雕塑品,成功轉入藝術領域,2012年榮獲國家工藝成就獎。
▲原料錫塊需經過高溫熔化後,將錫液倒入模組塑形,工作環境高溫炎熱。©物WOO Collective
海外參展迸新機,募資平台推動創業
完成「工藝新趣」研究後,緊接迎來文化部補助參與Maison et Objet(M&O)「巴黎家具家飾展」訊息,團隊久仰M&O是世界最大設計商展,抱著初試啼聲的雀躍感,在出國前夕連忙計算成本準備報價、補足國際貿易基本知識,抓緊機會出國見識。第一次到巴黎參展就獲得眾多國際買家青睞,甚至設計鬼才Tom Dixon本人也親臨攤位詢問技法。團隊吃下這顆國際級的定心丸,回台後認真思考發展為品牌,透過募資平台集資到亮眼的創業基金,2015年一月物WOO Collective宣告正式出道。
「Maison et Objet是歷史最悠久、規模最大的國際商展,可以看到每年的流行趨勢,呈現理想生活風格,各國買家、媒體、大型設計企業與設計師個人都會參與,物WOO Collective連續參加三年。」
「讓Tom Dixon感興趣的是錫製花器系列,採用的檀香煙燻是我們跟師傅學習後獨家開發的技術,獲得很多關注。其實大家對錫還是有點陌生,一看到金色物質直覺是金漆或金箔,事實上卻是煙燻效果,還有檀香味,對西方人來說新奇有趣、具有東方禪意。」賴思羽說道。
▲物Woo Collective團隊踴躍參與國際展會,樂於與全球設計能量及買家接觸交流。圖為藝術總監黃新雅參與2016年「東京國際禮品展」。©物Woo Collective
▲曾參與巴黎與東京展覽的陳怡姍觀察,日本的買家較為保守,真的有興趣會飛到台灣察看工作室與產品,嚴謹看待製作的每一個環節,跟日本買家要花比較多時間溝通,才有可能完成交易。
▲物Woo Collective於2016年赴日拜訪擁有百年鑄造歷史的「能作株式會社」,與社長能作克治交流,欽佩能作的工藝規模與精湛品質。
手工與量產,開發消費者想要的產品
「我們一開始沒有思考是『創業』,而是希望有能力做出大家想要的產品,嘗試製作、銷售。」
賴思羽表示,物Woo Collective第一年的挑戰是開發可以量產的設計品。在巴黎家具家飾展引發話題的花器需經過焊接、彎曲,工序複雜、耗費工時、失敗率高,勢必拉高定價,於是研發表面紋路技法與花器相同的點心淺碟、文具收納盤,並進行網路預購試賣,獲得不錯的銷售成績。此外,瞄準國際市場競爭力,也注重開發有識別性、令人驚艷、故事有趣的設計品,如2016年推出的浪雲醇酒器系列,榮獲2017年德國紅點設計大獎。
▲錫製品需要投入大量人工拋修,由於台灣錫產業已沒落,欠缺品質優良的工廠與功力深厚的匠師,能否量產成為嚴苛考驗。©物WOO Collective
▲藝術總監黃新雅表示,錫的純度越高,製作過程越易出現結晶,降低成功率。拋光修整是很重的手工,無法被機器取代。©物WOO Collective
▲醒酒器設計單支與球狀兩款,透過大量接觸空氣,與順著螺旋造型擴散水流,增加接觸錫材質的時間,達成雙重醒酒效果。©物WOO Collective
▲物WOO Collective設計手稿。©物WOO Collective
▲物WOO Collective近期受邀「設計M/m台灣」特展,2017年底前於總統府展出品牌工藝品。
「錫藝在日本被保存得很好,例如會用錫杯喝清酒,慢慢品嚐從第1分鐘到第20分鐘的變化。錫可以醒酒永遠是能讓大家眼睛一亮的事,我們希望透過產品設計促進市場對錫材質的了解,重述台灣的錫藝歷史,喚起工藝舊記憶,與現代生活美學順利接軌。」賴思羽說道。
見學觀察家:「境庭國際設計」周靖雅分享
專注發揚「宮廷風」的周靖雅設計師對錫象徵的風格生活極感興趣,從材質特性、視覺、傳統意義等多層面切入賞析。首先,錫的古字通「賜」,在中國南方有餽贈錫燈、錫壺作為嫁妝的風俗,取添丁、賜福寓意;物Woo Collective的宗師陳萬能老師製作的廟宇錫藝品則運用在祭祀場合,因此,將錫製工藝品延伸到日常居家生活,合乎傳統風俗的吉祥意義。
就材質面而言,錫屬貴金屬,色澤如銀般富麗堂皇,有澄澈水質、燙酒、醒酒等功能,在古代是高貴人家才有的奢侈品,如果能就造型面發展出有設計感的生活用品、配件或裝飾,肯定能在居家應用面大受歡迎,提升生活質感。
▲周靖雅設計師體驗用膠槌敲製錫盤,發現簡單的敲擊動作需注意力道讓錫片弧度均勻、避免傷痕,製作沒有想像中容易。
▲周靖雅設計師推薦讓錫製餐具重返居家生活,傳承傳統吉祥意義,也能享受錫材質特有的淨水、醒酒等機能。©物WOO Collective
就設計感層面,周靖雅設計師對「浪雲醇酒球」印象深刻,不僅滿足醒酒機能,過程中亦能享受酒液灑下時的視覺饗宴,增添用餐情趣。「彩結 純錫烈酒對杯」在杯身與杯底分別設計竹節橫紋、雙錢結,營造東方意象與傳統吉祥意蘊,具有文化代表性。鍍20K金的「霧金筷架」顛覆錫的銀色既定印象,增添雍容氛圍,色澤也更適合搭配常見的木筷餐具,造型也是極佳的擺飾。整體而言,物WOO Collective設計品皆兼具實用性、藝術性,是傑出的工藝品牌。
▲錫杯杯身的竹節與杯底設計的雙錢結圖紋,富有傳統風俗節節高昇、富貴吉祥意義,也讓接觸時更有舒適手感。©物WOO Collective
▲周靖雅設計師最愛「浪雲醇酒球」圓潤的物件外型,醒酒時流動的韻律感更能增添餐桌情趣。本系列榮獲2017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。©物WOO Collective
▲「霧金筷架」翻轉錫的銀色印象,以鍍金呼應木製餐具,契合餐桌的五感饗宴。©物WOO Collective
物WOO Collective是年輕團隊開創的年輕品牌,她們的姿態如錫柔軟,不畏艱難將最古老的材質投注最新穎的設計眼光,更提醒了我們美不應被遺忘,高貴材質亦能蛻變成庶民生活美學工藝品,有了榮譽感與使命感,故能熠熠生光。
物Woo Collective
致力於創造現代生活中令人驚嘆的美好器物,傳達「專注、深刻體會當下美好」的生活態度。透過轉化台灣傳統工藝文化與製造技術,打造屬於亞洲都會的極簡風格美學。台灣傳統錫工藝曾在1870年代興盛百年而後沒落,物Woo Collective團隊向鹿港國寶級大師陳萬能先生學習打錫並深入在地文化考察,同時研發自然材鑄造法及煙燻上色等多項新型態工藝技巧,展現新舊融合且帶有詩意的設計風格。
Facebook:WOO
境庭國際設計
「境庭國際設計」總監周靖雅,其作品風格專精於優雅細膩、品味尊貴的體現,透過設計敘述現代宮廷風格的調和與演化,以新的手法來表現精雕細琢,用材質與色彩呈顯貴氣與質感,創造華而不奢的居家情境。
電話:02-2891-2666
地址: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31-6號1樓
官網:境庭設計
Facebook:現代宮廷風
【撰文:蔡舒湉/攝影:吳佳容/資料協力:物WOO Collective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