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達人堂 > 【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】彭文苑》建築師的重塑自我與他人

【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】彭文苑》建築師的重塑自我與他人

導言:“夢想無論怎樣模糊,總潛伏在我們心底,使​​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,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為止。 ”(林語堂)心懷夢想不斷追尋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,去感受達成理想後從心底升騰的自信和滿足。而所謂成功的本質,即是獲得預期的結果,只要預期的事情達成,就是成功。

本次主題選取的建築設計人士,在不同領域均有建樹,一路付出心力,收取不同的成功果實。而我們將回溯他們在開啟成功大門前的經歷,與讀文的各位分享這一路的追夢故事,也一同來探尋能夠沐浴勝利光明的奧秘。

7年,是彭文苑在扎哈·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的工作時間。

這7年,他一路從助理成為主導建築師,最後卻抽身而出,回到台北自立門戶,創辦了行一建築。從2人規模一直到如今大約12人左右的團隊,建築師帶領著行一建築踏足眾多領域,包括建築、空間擺設、室內、裝置藝術等常規設計,彭文苑甚至想嘗試設計手包,因為:“ 設計是一種思考的習慣。 ”

跳出製式思維,享受著將瘋狂的設計想像在現實中落實的過程,今天的彭文苑,即便不再頭頂扎哈·哈迪德事務所主導建築師的光環,也有多項榮譽傍身:2014 年獲得亞洲50位最具潛力華人設計師、2013 年“Asia Design Award”亞洲最具影響力大獎等等。

▲彭文苑最近正在台東監造。這間名為“東隱之家”的住宅,位於稻田中央,採用清水模監造,是建築師調整設計手法的嘗試。

前往心願之地的路程

逢甲大學並非彭文苑在高中時候的夢想之地,不過聯考的小失敗反倒讓他有機會認真思考自己究竟喜歡做什麼。最終,建築專業成為他的選擇。

隨後經過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建築碩士教育、洛杉磯Teague Design項目設計師工作鍛煉,彭文苑再一次迎來了一次人生選擇——3份不同建築師事務所的offer。這次,他繼續從聽從心之所願,前往英國,成為扎哈·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的一位助理。

儘管經過在美國的學習工作業,彭文苑已然適應了西方建設設計體系,然而扎哈·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仍然給他帶來了全新的工作體驗: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高手,成為合作同仁;不同國度地區的業主,提供預算無憂的設計機會,甚至在大英博物館包場舉辦設計發布會。扎哈·哈迪德建築師事務的日常工作​​,沒有辜負彭文苑當初的選擇,而他本人也在這座小型“聯合國”裡,讓設計理念和眼界在強烈的刺激中快速成長。

他在迪拜的沙漠中建造辦公大樓,主動挑戰基地環境,利用事務所獨特的流動線條,將建築空間透過外立面的曲面維繫銜接,模糊了建築體的邊界,並且強化了建築與都市之間的互動關係。

▲位於台南的超高層集合住宅概念圖。打破傳統集合住宅的呆板面貌,建築師透過模塊組合營造的張弛有力的都市面目。經歷扎哈事務所的洗禮後,彭文苑對設計有了更開放的理解,在探討未來住宅時走得更遠。

“在扎哈事務所裡,你可以很快融入國際觀的設計體系裡,而且身邊聚集的都是業內精英,在專業專注度上必定會受到刺激,這也是提升自我的一種好方式。最重要的是,你可以在開闊的格局里工作,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客戶和委託,思考絕不會落入僵化。 ”

▲“東隱之家”的內部,冷峻的清水模、帶有農舍風格的結構,也有可能成為住家的一份子。

從零開始的離開

離開扎哈·哈迪德建築師事務,彭文苑也曾經歷過一番掙扎。不過當他定下決心後,很快便在台北創辦了行一建築事務所。獨立門戶伊始,彭文苑需要的是自我調整。

他忘卻了在英國工作時的優越設計環境,提醒自己再一次從零出發。住宅案、教堂競圖、小區規劃、參加設計展覽等等,在3年的起步階段裡,彭文苑和行一建築在諸多領域進行了嘗試。這樣的安排,讓設計團隊的整體設計能力得以全面發展,而事務所也在出色的設計質量中創下口碑。

▲德光教會建築剖面。

在參與台南德光教會競圖時,彭文苑響應台南的天候特色,在設計中在1樓開放了一塊半戶外空間,提供舒服的遮陽,以及微風吹拂的愜意。連接2樓也有一個挑高的多功能與復合式活動廣場,這是為教會或小區的各種活動需求而做彈性的使用與調整空間。此外,建築師領會到教堂的宗教能量,將禮拜堂設計在4樓以上,讓人們踏上長長的樓梯時,便開始沉澱心情,轉換心境,而且隨著樓層的不斷提升,也有升入天國的隱喻。

▲教會留有挑高的多功能與復合式活動廣場空間,讓人們可以在做禮拜之餘,也能在教會進行各種活動。建築師將禮拜堂設計在4樓以上,讓人們踏上長長的樓梯時,便開始沉澱心情,轉換心境,在真正開始禮拜之前,已然擁有一片安寧的心境。

雖然設計方案最後一一票之差獲得第二名,然而在彭文苑心中,能夠把設計做好,即便無法實現,也是一次充實的歷練。

不再是一個人的美之賞析

彭文苑最希望在未來,有機會接觸到公共建築設計。

▲正在建造的“石方之家”及概念圖,將成為隱藏在山林中的住家。

因為在他看來,建築師所做的一切,與這座城市裡的所有人都息息相關。做私人住宅時,建築師的影響只能局限在使用這一空間里人身上,然而在公共建築設計中,建築師則更有機會讓美好事物被公​​眾看見、運用,並且樂在其中。

▲行一建築的辦公室內正在工作的團隊。

現在的彭文苑,也沒有放棄在各類設計中揮發自身的影響效應。他的裝置藝術“紙房子”用瓦楞紙搭構出愛麗絲追尋兔子時,找到開啟夢遊仙境旅程的樹穴,給參加活動的孩子們提供了充滿趣味的空間,讓他們在鏤空的紙板構造中穿梭時,回歸到森林中去擁抱大自然。彭文苑想要啟發孩童對大自然的關懷和重視,便通過營造與自然接觸的氛圍,讓孩子們與森林和大自然一起呼吸。

▲由瓦楞紙搭構而成的“紙房子”,成為可供孩童在其中穿梭的樹穴,這個存在於現代都市中的愛麗絲之境,給參加活動的孩子們提供了充滿趣味的空間,孩子們可以在想像​​中與森林和大自然一起呼吸。

而在探討未來住宅時,彭文苑的作品“從1:1到1:100的生活”,徹底刪除了住宅和家具的固有概,他用一個側立的浴缸代表住宅空間,運用複合材料在空間中塑造不同形態,代替了原本的家具擺放。

▲“從1:1到1:100的生活”,在展出現場,孩子們成為探險者,在沒有被告知這一裝置的具體作用時,在其中用想像摸索每個結構的使用意義。

“當日常生活中每天會看的到或用的到的‘家具’被移除掉對象原本的符號和材料後, 可以得到‘家具’最純粹的型體和圍塑出的空間, 透過多元的尺度去重新組合或使用它們時,‘家具單元’成為一種界定空間的元素並與空間緊密結合,開始賦予生活空間了新的定義和可能性。 ”

這是未來住宅的可能,也是彭文苑的未來可能。

 

受訪人DATA

彭文苑,行一建築設計總監、大合先進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總監

履歷:

台灣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

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建築碩士學位

台灣逢甲大學建築學士

部分榮譽及獲獎:

2014年亞洲50位最具潛力華人設計師

2014年代表CSID參加IFI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大會

2014年特力家居杯全國室內設計競圖評審

2013年中華建築金石獎設計規劃類首獎

2013年英國AA國際設計工作營設計師

【編輯:盧佳穎/攝影:陳婧/資料提​​供:行一建築

Facebook 粉絲留言版

老品牌轉型的台灣吉野家新生活概念店
【50位傑出建築設計人的追夢故事】邱文傑》孕育建築師的晚熟